查看原文
其他

强势围观!华师师生共提两会提案!

政管团委 华南师大紫荆青年 2022-05-05


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

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指示

为公共服务高质量指明了方向

                                      

2021年,由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劲宇老师指导和王露寒、薛晓洁同学协作完成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关于摸清“数据家底”,进一步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能力的提案》对挖掘政务数据潜力、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份提案是如何形成的?

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与我们的学习有什么联系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

刘劲宇老师与王露寒同学的调研故事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悟


 // 师生简介 // 


刘劲宇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教师

提案主要执笔人


王露寒

2018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本科生



 // 实访记录 // 


访谈对象:刘劲宇老师


Q.请问是什么让您关心到数字政府这一领域,来开展这项调研?


数字政府这个概念从更大范围来说属于电子政务研究领域,而我大概从本科开始接触。电子政务那时刚刚兴起,比较注重技术应用,随着“整站系统(cms)”技术的成熟,研究的关注点逐渐从“建立信息系统”的开发层面转向“用好信息系统”的层面,具体来说就是“怎么样用好数据、将数据使用流程化和制度化”等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讲政务大数据,数据规模之大、体量之大,这个“大”应该是指它面向我们能够提供多少服务、服务质量如何,就是让大数据能够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校园网与一卡通之间,如果能够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但问题在于,还有很多系统没有“互联互通”,仍然需要反复填报、多次登录。


那么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政务大数据的服务效率,“让数据多跑腿,用户少填表”?今天看来,这是技术、管理和制度的综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摸清家底”,我的理解即是“家中有底、手中有数、拿得出手、换得进来”


从服务于人的生命历程、企业组织的生命周期来看,“家底”指四个方面:一是有多少数据平台尚未实现全面对接?解决好互联互通问题;二是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政务数据,存在多少冲突点,解决好统一性问题;三是搞清楚现有的数据之间是否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链条”,找到空白点;四是搞清楚上述数据的运用可以深入到哪些领域与层面?特别是像我们最基层的边远地区,我们可否提供精准的服务?



Q.请问能具体描述一下与提案相关的调研过程与特点吗?


电子政务研究的调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线调研、在线体验。我们在访问数字校园系统的时候,这既是一个接受服务、体验的过程,更可以变为一个研究的过程。17级同学曾做过两个研究,一是研究“失败的案例”,追问这么多信息系统,它为什么失败?二是关于数字校园可以做什么?他们首先查看目标网站,然后蹲点政务大厅,观察流程有“堵塞”的地方,通过观察、访谈、接触了解或亲身模仿体验、滚雪球的方式等进行调研。


研究讲“累进创新”。对本科生来说,“累进”可以建立在师兄师姐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其实,不只上述2017级同学的研究情况,历届《电子政务》课程的学习成果,我都会将同学们制作的课件、完成的报告、形成的调研资料,分享给新一届同学。善于利用这些“旧资料”的同学——主要是参考人家怎么提问出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的,往往可以少走弯路,更快地进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与领域。


“创新”可以发生于“触类旁通”的体验之中,在一个领域里的学习体验,是可以迁移到别的领域里。王露寒同学跟颜海娜老师研究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也会碰到水环境治理APP、管理信息系统等,“九龙治水”问题也涉及到数据问题,也就自然与“数据家底”问题关联起来。


王露寒同学的研究为我们的提案提供了一个很具体的“例证”,我们对具体行业领域的调研成果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凝练,才形成了这样一个提案。可以说,几千字报告及其背后的佐证材料,蕴含着大量前期研究成果,而这些资料其实都是公开的,接触机会是平等,就看谁愿意做那个“数据有心人”“概念提炼者”和“文本打磨匠”了。



Q.在这过程中,有没有觉得比较独特的点?


我想最独特的一点就是,长期埋深在里面去做。我们需要敢于投入到研究中,除去基本的生活学习,要善于利用剩余时间。最近网上流行讲“内卷”,说的是外部没有进步,内部不断竞争的样子。但实际状况并不是“内卷”,而是“佛系”。


为什么要讲这一点?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了,同学们不用像我读书的时候去学习网站编程语言了。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例如,现在可以去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我们看到,有的同学自己去学软件、去挖数据、分析数据,紧跟时代,进展很快。可惜的是,一个班级的同学就少数几个人这么主动。其他人想跟上,跟不上,想竞争,竞争不上,这不就“内卷”了吗?


所以“内卷”其实是说在内部竞争中形成了很大的落差,但缺乏个性化的东西。然而,为何没有个性?当别人学软件、专心整理文字的时候,一些同学刷着手机跟着喊“内卷”,这不是个性而是“任性”。其实,大家大一进来的时候,差别并不明显,差别的发生主要在于过去的时间里,是埋头苦干,还是闭着眼喊内卷?所以始终要记得时间用好,提高效率



Q.通过这次建言,您觉得对于学生的学术能力与现实能力的结合培养,有何建议? 有怎么样的经验?


首先,要学会“看”、“听”和“记”看前人文献,听他人汇报,记录后要问。师们上课最理想的状态是帮助同学们解决“研究问题”,而非泛泛的讲常识。大一大二完成基础训练与积累,高年级进入“自主研究”状态,甚至成为“研究助理”这个就是我指的“理想状态”,这时候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共同形成研究成果。


例如,去年疫情爆发之初,好几位同学就在关注疫情期间的数据流动问题、社区公共卫生防控问题、基层的数据治理问题等,几位老师谈了可能的研究主题、介绍了有哪些相关软件可以用、如何采集数据信息等“常识”,而同学们自觉的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一年多了,他们能展露出头角,原因便在于一二年级时候有好的积累。我觉得在这里比起提案本身,同学们更重要的是理解如何从纯粹的“被指导”真正转变为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

 

前边说了那么多,可以用“守正创新”来概括。


一是创新。找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在学生层面来说,相比起自然科学,文科创新更有难度。但若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思路、方法和方向,明白原理、探求细节,对个人而言获得了新知识、新技能,这是个人层面的“创新”。如果能够结合身边的人事物,进行主题调研,提出些新的想法、思路和办法,有益于改变“周边的环境”这也是社会层面的创新。如果进一步深度调研、提炼升华这些思路与办法,将之推向更高的层面,这样的创新层次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守正。守“为学之本、为学之道”结合前文对创新的理解,创新其实是自然的事情,而非刻意为之的“为创新而创新”。比如水环境治理调研中,王露寒等同学跑了广州不少地方,积极向老师们汇报和讨论情况,老师们很自然的就会帮忙整理概括、提炼升华。同学们整理的越具体,老师们概括起来就越精准、成果能够拔高的程度就越高。这就是良好的互动。


在这次提案中,薛晓洁、王露寒同学先是作为“数据有心人”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实证材料,用Excel等软件反复整理之后逐渐理出了一个逻辑关系,我们再一起做“概念提炼者”提出“数据家底”这个说法,最后由“文本打磨匠”们形成了十几个版本的文字材料。一份薄薄的提案背后,有着不少“故事”。




访谈对象:王露寒同学


Q.请问能具体描述一下数据赋能的调研过程吗?


提案从申报到撰写提交,历时近一年,整个过程颇为曲折。去年的三月份,正是疫情非常严重的时候,我们关注到疫情下数据公开性不足的问题,于是初步确定了选题《关于进一步增强政务数据开放性以应对疫情风险的建议》。


我们每周写一版,周五晚上刘老师带我们讨论。写了近十个版本后我们发现,实现数据开放的关键在于统一不同数据系统背后的“规则” ,于是我们将目光转向“数据中台”,刘老师带着我们去省政数局进行访谈、收集广东省和21个地级市的数据赋能相关部门资料,回收到资料后我们整理成表格,分类信息并记录感想。


最后我们却发现,虽然“数据中台”能实现数据统一,但是现实中连数据都没有,于是我们又转向了“数据家底”,就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整个研究的过程不断深化,问题不断清晰。




Q.在调研的过程中有遇到哪些您认为是最难突破的难题吗? 怎么去面对它的?


我们平时写的比较多的是论文和调研报告,对于提案的写法还是比较陌生。面对这样一个难题,刘老师手把手地带我们挖掘社会具体痛点问题、结合访谈提出建议、规范提案行文方式。


在这过程中,刘老师提到我们要学会做“数据有心人”“概念提炼者”和“文本打磨匠”。面对纷繁的、普遍的材料,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敏锐度和理论高度去对数据、文本背后的概念进行提炼。数据有心人去留意数据背后的不寻常,概念提炼者从杂乱的材料中拎出统领性的概念,文本打磨匠专注对材料的语言组织、理念表达进行打磨,这些我们都在跟着老师一步步学习中。



Q.在数据赋能调研中您觉得最需要锻炼掌握哪些方面的能力?


首先提高学习能力,打好专业基础。从大一开始,刘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多听多看,多思考多行动”,每年组织我们旁听往届师兄师姐的实习汇报会,让我们提前了解研究经验与方法;从大一暑假到大二寒假,刘老师会在每周固定时间带领我们精学spss等统计知识,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停下与老师讨论。


其次要提高资料收集和沟通能力,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需要甄别并筛选其中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素材,收集回来后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老师们具有很强的凝练和概括能力,能帮助我们从更独特的视角和更深入的方向去理解问题。


最后要学会触类旁通,深入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后能够推广到其他领域,寻找不同特殊领域中的普遍性。



Q.通过这次建言,您觉得对于学生的学术能力与现实能力的结合培养,有何建议? 有怎么样的经验?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对于青年学生,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我们要“守正”,夯实自己的专业学科基础,尽量充实自己在本领域的理论知识;也要“创新”,关心现实问题,紧跟时代热点痛点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专业硬核提案的背后

是多次深度的体验调研

我们不妨向这对“匠人”师生组合学习

锻炼“眼力”“笔力”“脚力”“脑力”

关注时代痛点 夯实专业学习

扎根实践 勤思考深研究

触类旁通 守正道创新局


 // 往期回顾 //

撰稿|政管团委 

编辑|政管团委 曹艺文 卢淳华

责任编辑|丁泽淮 夏乐涵 吴莹莹 黄 琳

初审|付 泽 吴 杰

复审|周 奋 吴祖兴

终审|连泽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